天元宠物的绝地反击:一场并购背后的宠物经济暗战
当国际巨头还在为三文鱼配方展开白热化争夺时,一家中国代工企业却以一记并购重拳,企图重构行业游戏规则。2025年2月,天元宠物宣布收购本土品牌“它品”,单日股价飙升15%。这场交易不仅撕开了宠物供应链的隐秘战场,更折射出中国近亿“毛孩子家长”消费觉醒的滔天巨浪。
从“进口”到“反向出海”
2.6亿单身青年正将宠物视为情感寄托,催生出万亿级消费市场。行业剧变悄然而至:进口宠粮市场份额持续萎缩,代工厂订单却应接不暇;中国品牌反向进军欧美市场,甚至开始收购海外渠道。天元此次并购,实则是押注国运的资本豪赌——既要争夺国内新中产的宠物账单,更要抢占全球产业价值链的制高点。
天元困局:转型阵痛
昔日的代工王者天元,如今深陷增长泥潭。财报显示,2023年天元营收20.37亿元,同比微增7.96%;净利润却暴跌40.33%,扣非净利润近乎腰斩。这组数字背后,是残酷的产业现实:
- 代工模式之殇:每100元收入中有75元被国际品牌抽走,境外收入占比从91%暴跌至62%
- 转型成本高企:自建品牌需要烧钱铺渠道、搞研发,利润薄如宠物尿垫
- 跨界者围剿:乖宝等品牌凭借“产品+内容+社媒”三板斧,三年逆袭成行业龙头
收购“它品”的战略博弈
在代工业务萎缩与国内市场爆发的双重压力下,天元将“它品”收入囊中,暗藏三重战略野心:
1. 品牌破壁:借“它品”成熟的宠物食品线与用户基础,撕掉代工厂标签
2. 渠道补位:整合电商运营团队与线下宠物店资源,直连消费终端
3. 利润重构:通过高毛利的自有品牌业务,对冲代工利润持续缩水
这场豪赌的成败系于两大命门:能否在12个月内完成供应链与团队整合?能否在乖宝、帕特等品牌的围剿中杀出血路?若成功,天元或将成为中国宠物用品产业“智造升级”的新标杆;若失败,则可能沦为传统制造企业转型的经典反面教材。
宠物经济的战局早已超越猫粮狗罐头的竞争,演变为供应链、品牌力与用户洞察的立体战争。天元的收购既是自救,更是中国代工群体集体转型的缩影——当“世界工厂”的光环褪去,唯有向微笑曲线两端攀爬,才能避免沦为全球化浪潮中的代价支付者。